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简介
时间:2024-10-28 15:44:1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位于涉县东南部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三个乡镇,涵盖46个行政村,总面积204.35平方公里,是当地先民通过适应和改造艰苦的自然环境发展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山区雨养农业系统,是北方旱作石堰梯田典型代表。据史料考证及农业考古发现,核心区王金庄村的旱作梯田始建于大元庚寅年(1230年),距今已有790多年的历史,期间用石头垒堰筑起了1.2万亩的旱作梯田,由8万余块土地组成,石堰长度近万里。
1990年,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的第二长城”。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推荐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5月20日,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1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全球少有的旱作梯田系统。
经过长期演化,梯田与山顶的森林和灌丛、山谷的村落和河流形成了复合生态系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涉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其品质闻名遐迩。除花椒、核桃外,梯田中还出产小米、玉米、大豆、黑枣等农林产品。在脆弱的生态环境里,当地人们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使不断增长的人口、逐渐开辟的梯田与充满智慧的农耕技术长期协同进化,在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实现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充分利用当地多样化的作物与品种资源,形成了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有力保障了当地人们的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
宏大的石堰梯田景观创造出了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保存了大量重要农业物种资源。据调查,梯田核心区王金庄村保留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包括171个传统农家品种。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见证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发展,也在太行山区乃至中国北方留下了浓厚的文化印记。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使得遗产系统千百年来活态传承,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间断。遗产系统的价值体系充满着传统农业智慧,代表着中国北方旱作农耕文化精华,对于遗产地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gjhz/16333000059601633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顺利通过县级验收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矢量数据技术应用交流活动
- 省畜牧总站举办新增畜牧生产监测县业务培训班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骆马湖渔管办三大队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
- 迎春“亮剑”!骆马湖渔政开展春节及禁渔期系列专项行动
- 洪泽湖渔管办开展挂钩社区慰问活动
- 太湖渔管办党委召开1月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 全省官方兽医“亮身份、提技能、强作风”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
- 2025年第2批兽药生产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 江苏渔港监督局组织开展“迎新春”系列活动
热点关注
- 桑蚕小镇 有艾之乡——柳沟镇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节和金砖国家文化节在线举办
-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做好下半篇文章,调研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
- 韩正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
- 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关于依法妥善处理 涉疫情旅游合同纠纷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 韩正出席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到江安县调研鳗鱼产业发展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雨润2万头种猪繁育暨5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开工仪式
- 省安委会第三巡查组进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巡查
- 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视频会议召开 肖捷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