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
时间:2024-01-19 02:08:5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直播现场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2024年1月12日,北京、杭州、洛阳、广汉、安阳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洛阳日报社“掌上洛阳”客户端携手央视频、潮新闻、封面新闻、安阳融媒等直播团队分别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北京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良渚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带领网友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本次大型直播活动以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的内容为脉络,展开一场探寻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的旅程。
从良渚的玉琮、神人兽面纹到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乳钉纹铜爵,从殷墟的甲骨、戍嗣子鼎到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像、金杖,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透过直播镜头,万千网友一起溯源历史,感受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的中华文明。
在直播中,“掌上洛阳”客户端直播团队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该博物馆馆长赵晓军的带领下,触摸“最早中国”,探寻“文明曙光”。“二里头遗址从1959年发现以来,已走过60余年的考古发掘历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是集中展示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赵晓军介绍,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也出土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国之瑰宝”级文物,见证了夏代的社会发达程度和生产力水平。
七孔玉刀、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乳钉纹铜爵……直播镜头对准二里头遗址的代表性文物,网友跟随赵晓军和“掌上洛阳”客户端主播深入浅出的介绍,深深被夏代先民的创造力折服。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绿松石龙形器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龙年临近,在直播中,主播还特别邀请赵晓军介绍了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它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一座早期大型建筑3号基址的贵族墓,整体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整件器物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绿松石的鼻头硕大醒目,圆饼形白玉为睛。龙身呈波浪状,错落有致,色彩绚丽,工艺高超。结合诗经中的记载,有专家推测,它可能是一件用于祭祀的器物。“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后世传承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在夏代已初步形成,经过商周时期的完善、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晓军说。
此外,直播介绍了二里头先民种植的“五谷”、二里头遗址多网格式布局及严谨的城市规划等。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展厅,借助一系列生动的复原展示,“华夏第一王都”的面貌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记者:智慧)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16/28864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顺利通过县级验收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矢量数据技术应用交流活动
- 省畜牧总站举办新增畜牧生产监测县业务培训班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骆马湖渔管办三大队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
- 迎春“亮剑”!骆马湖渔政开展春节及禁渔期系列专项行动
- 洪泽湖渔管办开展挂钩社区慰问活动
- 太湖渔管办党委召开1月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 全省官方兽医“亮身份、提技能、强作风”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
- 2025年第2批兽药生产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 江苏渔港监督局组织开展“迎新春”系列活动
热点关注
- 桑蚕小镇 有艾之乡——柳沟镇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节和金砖国家文化节在线举办
-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做好下半篇文章,调研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
- 韩正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
- 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关于依法妥善处理 涉疫情旅游合同纠纷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 韩正出席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到江安县调研鳗鱼产业发展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雨润2万头种猪繁育暨5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开工仪式
- 省安委会第三巡查组进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巡查
- 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视频会议召开 肖捷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