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特色

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

时间:2024-01-19 02:08:5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直播现场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2024年1月12日,北京、杭州、洛阳、广汉、安阳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洛阳日报社“掌上洛阳”客户端携手央视频、潮新闻、封面新闻、安阳融媒等直播团队分别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北京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良渚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带领网友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本次大型直播活动以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的内容为脉络,展开一场探寻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的旅程。

  从良渚的玉琮、神人兽面纹到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乳钉纹铜爵,从殷墟的甲骨、戍嗣子鼎到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像、金杖,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透过直播镜头,万千网友一起溯源历史,感受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的中华文明。

  在直播中,“掌上洛阳”客户端直播团队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该博物馆馆长赵晓军的带领下,触摸“最早中国”,探寻“文明曙光”。“二里头遗址从1959年发现以来,已走过60余年的考古发掘历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是集中展示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赵晓军介绍,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也出土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国之瑰宝”级文物,见证了夏代的社会发达程度和生产力水平。

  七孔玉刀、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乳钉纹铜爵……直播镜头对准二里头遗址的代表性文物,网友跟随赵晓军和“掌上洛阳”客户端主播深入浅出的介绍,深深被夏代先民的创造力折服。

  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五地联动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

  绿松石龙形器 洛阳晚报资料图片

  龙年临近,在直播中,主播还特别邀请赵晓军介绍了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它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一座早期大型建筑3号基址的贵族墓,整体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整件器物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绿松石的鼻头硕大醒目,圆饼形白玉为睛。龙身呈波浪状,错落有致,色彩绚丽,工艺高超。结合诗经中的记载,有专家推测,它可能是一件用于祭祀的器物。“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后世传承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在夏代已初步形成,经过商周时期的完善、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晓军说。

  此外,直播介绍了二里头先民种植的“五谷”、二里头遗址多网格式布局及严谨的城市规划等。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展厅,借助一系列生动的复原展示,“华夏第一王都”的面貌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记者:智慧)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16/28864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