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特色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时间:2024-01-26 02:11:55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开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几层”,这是早年流传于古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句民谣。古称启封、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的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多年来的考古过程中,当地陆续发现了城下叠压着唐宋明清多个时期的城垣建筑,以及墙摞墙、桥摞桥、路摞路、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城摞城”的出现,当地亦被学界称为古今重叠型城市。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大梁门城楼,城楼下的古马道遗址展示出古开封城墙的叠压关系。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古马道遗址清代城墙遗迹以及黄河淤泥层,可以看出城墙包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格不同,厚重的淤泥将地表抬高,原本城墙被毁,清代城墙又在原址之上叠压修建,融为一体。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古马道遗址特写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展示的“第一层马道”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古马道遗址砖瓦堆积,及城墙在明代洪水中倒塌,砖瓦之下还有遇难者遗骸,历经兵灾水患,城墙在废墟之上复建。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汴河故道河堤北岸宋金时期的灰坑遗迹,以及明代水井遗迹。当地使用白线区分不同历史时期成因不同的地层。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开封州桥遗址之上道路遗迹剖面。南北向的州桥桥体自宋代至明清,为开封南北中轴线主干道,在地层上的剖面清晰展示出层层路土的叠压情况。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州桥遗址明代河道河底淤泥叠压地层展示。右为州桥遗址明代雁翅以及排水槽部分与宋代石壁叠压,清晰再现了明代汴河河道的淤塞,以及明代重修州桥与宋代河岸石壁的关系。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汴河故道探方剖面,从一层层凹下的地层线中可以看出汴河河床逐渐被淤塞抬高的过程。该探方剖面完整清晰再现了自唐宋时期至现代开封的地层变化,以及开封屡遭洪水淹没后形成“城摞城”现象的实证。 刘鹏 摄

  厚重河南丨探觅古都“城摞城”

  州桥遗址探方。主体为明代州桥砖石桥面,于明代洪水后深埋地下。桥面正位于现在的开封市中山路之下,叠压数百年之久。刘鹏 摄

  2024年1月中旬,记者走访古都开封注意到,城墙遗址、古马道遗址、州桥及汴河遗址等地,均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开封“城摞城”现象。那么,开封“城摞城”奇观因何而来?据了解,开封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千百年来曾多次被黄河水淹没毁城,但高大坚固的城墙、佛塔等高层建筑从未被完全摧毁,这也为开封城一次次原址重建提供了可能,也造就了千年未变的北宋东京城中轴线以及“城摞城”奇观。(记者:刘鹏)

  责任编辑:陈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20/28898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