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活动

多彩非遗|寒风中的马街依然“滚烫”

时间:2024-02-29 22:20:10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风微雪止,白雪青苗,麦田中升起袅袅戏腔,民间艺人表演如痴如醉,群众观看如幻如梦,好个人间绝唱!寒潮、暴雪、结冰的路面都无法阻止人们奔赴马街的热情,正月十三,"声"生不息,延续700余年的民间曲艺盛会马街书会如期响锣开腔。

  倾情演绎,麦田里的文化盛宴

  图片

  就在前两天,不少人望着雪和结冰的路面喟叹:"今年的马街书会怕是要凉,估计来不了多少人!"

  图片

  "不来?怎么可能!戏台子都搭好了,肯定要来,而且我今天还来得早,就怕来晚了占不住好位置!"60岁的刘立新已经‬是‬第四次到‬赶马街书会了‬。

  图片

  刘立新家住河南商丘,经营着一家早餐店。为了赶马街书会,他关门歇业三天,提前两天乘火车到平顶山‬宝丰,"不管三天能赚多少钱,也‬比不过艺术的‬价值‬!"刘立新笑着‬说,他刚表演完河南坠子《海公案》选段,寒风里却一身是汗。

  图片

  "怎么可能不来,除非我实在走不动路了,否则我必须得来!"74岁的李建华是‬南阳邓州人‬,一人驱车200多公里来马街‬赶会。一人一鼓一台戏,大鼓书《拾金不昧好青年》是他表演的节目,据李建华介绍‬,这是他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作品,讲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

  图片

  "马街书会我已经来了三十多次了,昨天到了之后在张满堂老师‬的艺人之家住,我身上这军大衣是昨天发的,怕咱冷,太贴心了,感谢宝丰的热情款待!"李建华说。

  图片

  民间艺人亮书区没几个小时逛不出来,雪地里或站或坐,或一人表演或结伴同台,大大小小的"舞台"一个挨一个‬,艺人们唱念做打,酣畅淋漓,观众目不转睛,聚精会神。一时之间,大家竟都忘了刺骨的寒风,鼓声、说唱声、叫好声、欢呼声,随着风飘到很远很远。

  "声"生不息,最难风雨故人来

  图片

  在马街,款待艺人是一项传统,张满堂就是这一淳朴民风的接力人。每年,他都会自发接待赶会的艺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张满堂还建起了"艺人之家"。

  图片

  据张满堂介绍,在今年天气寒冷、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艺人的入住情况与往年也不相上下,"很多我以为来不了的老朋友都到了,特别是七、八十岁的老艺人,不敢想他们这一路遭了多少罪。"张满堂说。

  据宝丰官方数据显示,参加2024马街书会的艺人有1056名,其中有52人参会50年以上,此次参会年龄最大的老艺人86岁,最小的6岁。

  图片

  马街书会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五湖四海的人们不畏风雪赶来?

  据史料推断,马街书会历史久远,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的正日子,所以又称"十三马街书会",书会在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

  图片

  马街村村民朱玉婷今年69岁,"我来赶马街书会少说也有50多年,十年里有七、八年马街书会的天气状况都这样,要么就是大雨,要么大雪,就算这样,每年都是人挤人。"

  图片

  人挤人中,有团队表演,也有单人“作战”。在亮书区的角落里,有一位老人,老人名叫王京瑞,今年72岁,他坐在红塑料凳上,像悬崖边随风摇曳却又稳稳屹立的松。与旁人音响设备专业齐全不同,一把坠胡、一个红色手提袋就是他的全部装备。

  "您从哪里来?"

  "我从鲁山县董周乡来。"

  "怎么来的?"

  "21号,那天雪大,路上没车,我走着来,昨天早上四点开始走,中午十二点多才到,走了8个小时,路上摔了3跤。"说罢,老人拿坠胡继续表演,明明老人没有音响话筒,观看的人也寥寥无几,但此刻老人身边却好像有千军万马,震耳欲聋。

  图片

  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人生最难得的,就是风雨当中,有远方的故人前来探望。而此刻的马街书会皆是故人,风雪已成伴奏和幕布,不足为惧。

  图片

  书会里走了一圈又一圈,不少人得到了很多“非来马街不可”的答案:有想念一年一会的老友;有贪恋平凡而又特殊的表演时刻;有放不下肩上的责任,不愿明珠蒙尘,一旦有机会一定要铆足劲,让人们听到、看到这些优秀的文化宝藏……

  图片

  或许都有吧,民间艺人对马街书会的深厚感情七天七夜都说不完,在他们心中马街书会是精神支柱,无法割舍忘却。无论如何,寒风、暴雪、你我又一次见证了这场盛会,祝马街精神永存,我们明年再会!(孙超 焦河洋 张祎/文)

  责任编辑:邱瑾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2-23/29522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