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活动

河南桐柏:“茶马古道”醉游人

时间:2024-03-14 22:45:2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说起“茶马古道”——神秘而古老的商道,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廊,人们总有很多感怀。提及“茶马古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南地区,但它在中原地区的历史印迹,其实同样有着精彩的故事。

  处在中原腹地河南桐柏山区,就有这么一段“茶马古道”。这个古道位于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的龙凤湾区域,距县城10公里左右,总长约5公里,与湖北省境内的“茶马古道”相连接。昔日的“茶马古道”,如今虽已失去了运输的功能,但作为一种风景,抚今追昔,仍令人流连忘返。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条古商道最早出现在唐朝中后期,主要用来运输茶叶和食盐。“茶马古道”的桐柏段既有陆地,也有水路。水路的起点在桐柏县平氏镇码头,当时的商船从这里启航,一路北上到社旗县码头,再换陆路继续北上。

  城郊乡刘湾村现任村支书罗德成,是个地地道道的桐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从小就在听老人们讲关于这条古商道的故事:起先,商人们用担子挑着茶叶、食盐、猪牛羊,以及其他各种物品,在这条道路上来来往往,帮助各地人民互通有无。再后来,逐渐由马代替了人力。据桐柏地方志等有关史料记载,当年本地著名儒商叶逢雨靠贩盐积累巨大,走的就是这条古商道,还对这条商道进行了修复。

  

  图片

  

  修复后的古商道以平整的石头铺砌而成,多为花岗片麻岩石。刘湾村原支书余金有介绍说,民国前期,当地的知名人士再次修复了这条古商道,其宽度渐增至1.5米左右。随着宽度的增加,这条商道上开始出现了马夫的身影,这大大提升了运货效率。

  

  图片

  

  生活在这段古商道附近的人们,看着来来往往贩卖茶盐等货品的商贩,也萌生了增加收入的念头,并开始在本地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以期通过“茶马古道”获得丰厚收益。就这样,“茶马古道”沿线茶叶飘香,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为茶奔忙。如今,城郊乡刘湾村集中连片种植的茶叶有1500余亩,昔日的茶园荒芜后变成了漫山遍野的野茶,面积达上万亩,而桐柏全县的茶叶面积达到了16万亩以上,开采面积11.6万亩,茶叶通过“一带一路”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当地农民还利用间作套种的方法,把属常绿阔叶的茶叶与属夏绿阔叶的珍珠花进行间作,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性状结构,还能减少病虫害,二者相得益彰,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一季多收,大幅度增加种植收益。

  “茶马古道”风景美,茶乡茶香迎辉煌。近年来,桐柏县以建设“中国知名茶乡”为目标,全方位挖掘和弘扬本地的茶文化,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将茶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带动老区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而今,位于桐柏龙潭河景区内的这段“茶马古道”已被纳入保护性开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为桐柏山区文旅产业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张治中杜福建 张家保/文)

  责任编辑:刘飞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3-12/29605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