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活动

龙门石窟伊河段发现唐代菩萨半身像

时间:2024-03-21 23:35:07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片

  交脚像残件

  

  近日,考古人员在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发现了一尊唐代菩萨半身像,此外在龙门石拱桥下游不同位置也发现了两件残像。

  

  图片

  圆雕像残件1

  

  图片

  圆雕像残件2

  

  近日,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排水后,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水面橡胶坝检修和游船码头施工,河道的东半部有部分河床出露。3月18日早上,常年参与龙门石窟维护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河道中踏查石块时,在河道遍布的大量碎石块、鹅卵石和淤泥中发现了疑似有人工雕凿痕迹残块。龙门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了详细勘查和石窟表面淤泥、绿苔等的清理,发现是一件石雕造像,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像残块。

  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介绍,该造像呈圆柱状,中间有断痕,分为两段,整体为造像胸部以下,断裂处为胸、腹间,着裙,身体两侧有帔巾下垂,像足部立于仰莲座上,足部似着履,莲座前半部分已残,座下有榫头,该像完整时莲座下应该还有基座和榫卯窝,形成榫卯结构,造像可整体直立摆放。

  随后,考古人员又对龙门石拱桥下游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普查和简单清理,在不同位置发现了2件残像。其中一件雕刻在一个较大型的山石上,可见造像的腿和双脚,初步推断为一交脚坐或游戏坐的菩萨像腰部以下及两脚部,腰部以上毁。因石块较大,时间紧,较难搬运,目前暂未搬离河道。

  

  图片

  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在现场听取考古人员汇报情况

  

  石窟造像为何会在河道内出现?路伟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古代伊河水量较大,伊水泛涨曾冲毁过寺院。《旧唐书》载,“唐开元十年二月,伊水泛涨,毁都城南龙门天竺、奉先寺。”其中奉先寺是唐高宗敕建的皇家寺院,负责著名的大卢舍那像龛的日常洒扫和管理,寺院被冲毁也可能会有一些造像被冲入河道。

  另一方面,20世纪上半叶龙门石窟一些区段被开山取石及盗凿破坏时窟龛造像也会掉入河道,长期水流冲刷、翻滚到下游。所以河道中发现石刻造像,因经千年或百年,往往表面在流水冲刷和翻滚碰撞下,会显得光滑或者造像表面纹饰有损伤导致雕刻细部不够清晰、精致。

  

  图片

  在考古人员指导下,工人们对疑似石块进行清理

  

  多年来,在伊河道疏浚或旅游设施施工中,路伟已经在河道中发现了4件文物,全部入藏龙门石窟研究院文物库房。路伟表示,这些新发现的造像,对石窟研究非常有帮助,一方面可以丰富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藏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研究人员对龙门石窟造像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包括造像艺术、文化内涵、历史上毁坏及被盗凿破坏历史等研究。

  “围绕伊河河道相关工程开展的石窟造像考古工作也是龙门考古人持续关注的方向之一。接下来,我们会更多关注伊河河道的这些工程和疏浚,加强伊河龙门段的河道考古,期待有更多新的发现。”路伟表示。

  

  (张弋/文)

  责任编辑:刘飞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3-20/29643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