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产业规划

探访上海市松江区正在消失的小镇—甪钓湾

时间:2020-06-12 10:15:35 作者: 来源:

  听说在上海松江区,曾经有一个在明朝万历年末(1572-1620年)形成的集镇—甪钓湾,于是周末骑车欣然前往。

  甪钓湾位于松江新浜镇北,面积不大,地处偏僻,现已并入鲁星村。

  一座墙上写着关于甪钓湾的名称由来,但这个说法有点争论。历史上的甪里确有其人:周术,秦末汉初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之一,当时隐居在陕西省商洛县附近。另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娄县图:“西南有六店湾”;《枫泾镇志》:“六店湾,一名甪钓湾,俗以为甪里先生垂钓地。”因此,甪钓湾的名称由来,更像是一种传说。

  从镇口走入几十步远,便发现在小巷子里,竖着一个牌坊。

  牌坊的柱子上镶有两块铭牌,显示是属于明代的文物。

  不过有相关爱好者指出,此牌坊应为清朝时期设立的“节孝坊”,是为当地一名守寡终节的女子而设,距今已有快00年左右的历史了。可惜两边柱子上的刻字依稀模糊,已辨认不出,亦无法考证。

  穿过牌坊几米远,此处之前应该是座石桥,桥下有贯穿东西的市河。不过市河已被填埋 ,石桥亦无踪迹。

  被填埋的市河。

  过去正因为市河,水路舟楫便利,商贾便于往来,从而清代开始,小镇渐渐繁荣起来。

  过去市河两旁的房屋多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开店。

  这座房屋的样式,猜测以前也是个店铺,不知是卖什么的。

  再往里走,发现一处被铁丝网隔开的残垣断壁。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座天主教堂的部分遗址,始建于1922年,当时里面还设立了女子学校和诊所。

  小镇里剩下的老屋不多。

  但是大多破旧不堪。

  走出小镇,在几百米处,有一座淞沪抗战时期,日本兵建造的碉堡和岗楼,当初是为了看护附近的沪杭铁路而建。

  甪钓湾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最终在70年代初,因为水路运输的萎缩,居民的迁移,小镇走向了没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