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规划

河北省26个抗旱节水小麦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

时间:2022-06-29 14:33:22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小麦收获在即,5月28日,河北省节水小麦试验示范观摩会在景县志清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麦示范基地举办。

观摩现场,望着丰收在望的小麦,种粮大户高志清嘴角上扬,“合作社种了3000亩节水小麦,全生育期只浇了2水,比普通小麦每亩节水30至50吨,每亩增收100多斤。恰逢今年小麦价格上涨,可以给合作社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高志清说:“专家测算,今年合作社的节水麦一般地块亩产1200多斤、高产地块亩产1300斤以上,在去年秋天晚播情况下,科技壮苗取得明显成效。这要感谢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品种+技术’集成化的科技服务。”

节水小麦选育研究是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优势学科。该所小麦研究团队针对我省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地下漏斗区严重干旱、缺水的生产实际,以“抗旱节水、丰产广适”为主攻目标,立足河北省冀中南、面向黄淮海麦区,开展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品种和技术的协同创新,近年来,先后育成26个抗旱节水系列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亿多亩。

为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该所在深州、景县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节水小麦新品种展示基地,并与育种企业联合,建立起万亩节水小麦生产示范基地,采取“科研院所+基地+企业+政府+农户”五位一体联合方式,以示范基地为窗口,强化“品种+技术”集成化的科技服务,创新形成了“选育、试验、展示、集成、推广”一体化新格局,全面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看到合作社的千亩节水小麦长势喜人,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赵学军认为,“科研院所+基地+企业+政府+农户”的联合示范推广模式,可以加快农业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促进节水小麦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华北地区节水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值得推广。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article/ghjh/202206/2022060002327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