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产业规划

吉林省首例电捕林蛙“生态赔偿”在吉林市施行

时间:2022-06-29 16:44:27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24日,在热心市民和新闻媒体记者见证下,吉林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现场监督涉案当事人杨某某在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甸子村附近的溪流中,放流了价值1500元的东北林蛙1冬龄幼蛙,用来修复因当事人使用电鱼方法非法捕捞林蛙对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据了解,2021年11月3日,当事人在居住地附近的河流中使用便携式电鱼设备捕捞林蛙时被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分局执法人员发现,现场查获电鱼器1套、林蛙22只(0.33千克),公安部门依法将此案移送至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经调查取证,当事人使用电鱼方法破坏渔业资源捕捞林蛙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吉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办案过程中依据渔业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除对当事人处以罚款4000元、没收电鱼器1套的行政处罚外,对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开展损害调查、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等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指导当事人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履行生态损害赔偿义务。

  

  该案是2020年林蛙划归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以来我省查办的首起电捕林蛙案,也是我省实施生态赔偿制度的首例渔业行政处罚案件。通过釆取生态修复措施,既恢复了水生生物资源,又修复了水域生态,体现了执法的力度和温度,实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立法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yyyz/202205/t20220525_84581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