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活动

种田能手遭“争抢”

时间:2022-06-29 15:36:51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最近,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葛林村种粮大户雷修春“火”了:不少种业公司纷纷上门想与他合作、提供来年的种子请他种,再把他的田贴牌“变身”为种业公司的示范田,打出“活广告”的效果。“争抢他,主要是看他会种田,种出来的粮食产量高。”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解释说。

  眼下正是秋粮成熟的季节,记者跟随雷修春一行来到玉米田,看到快要收割的玉米植株健壮、籽粒饱满、色泽均匀。而相邻的一些地块里,存在玉米叶发黄、玉米棒发育不完全的情况。

  同在一个村,种粮却是两样光景。雷修春说这得益于科技:“今年夏天种玉米时正好遇到干旱天气,为了不影响播种,便及时浇水造墒。”出苗后又连续下雨,他及时开了沟进行排涝防止渍害,随后又追肥保证肥力。后期天气持续高温,为了防治锈病等,他前前后后又打了两遍药,施了一遍叶面肥。每一个步骤都严格精细科学管理,这才保证了玉米的产量稳中有升。

  “只有农业科技才能保障产量。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一茬小麦、一茬玉米要达到双千斤,种粮效益才能得到体现。”雷修春说,这些年种粮从最初的两三百亩发展到1500亩的规模,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正是因为之前失手的经历,使得他种田更加谨慎,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农业专家的话来操作。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相隔不远处的200亩大豆田。“你看我的大豆长得好吧。枝繁叶茂、结荚率高、果实饱满。每亩地打个700斤轻轻松松,公司全部回收,每斤比市场价还高0.2元。”

  “正常年景下,种粮大户与普通农民的种粮差距可能还不是特别明显。但越是异常的天气条件下,这两者的差距就越大。”据介绍,埇桥区在地玉米171.66万亩、大豆55.23万亩。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不断示范推广玉米和大豆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科学种田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59517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