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活动

梅雨期玉米、大豆、棉花等旱作抗灾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2-06-29 17:35:17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6月12日,我省正式“入梅”,据气象资料分析,梅雨期我省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18日开始,入梅后的第二场雨水将至,小到中雨将遍布我省大部地区,其中南部局部大雨或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和次生灾害,而鄂西北的襄阳、十堰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高温热害和干旱或将持续。23日新一轮降水又将来袭,为切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特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1.进一步组织抗旱保生产。对存在旱情的襄阳、十堰、随州等地区,应全力组织发动农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抗旱设施和措施,抗旱保种、保苗、保生长,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对旱情严重、玉米仍未播种的地块,应抢在雨前播种下田,根据生产面积大小可采取机械播种、抗旱穴播等方式,利用秸秆进行覆盖减少跑墒。对已出苗受旱的地块,在雨前(6小时以上)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有利于充分吸收降雨补充墒情,防止径流。对因旱出现“吊死苗”而缺苗断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缺苗严重地块,及时翻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2.及时抢排降渍。对受淹的玉米、大豆、棉花田块,要及时抢排积水,减少受淹时间。大水退后,及时清理“三沟”,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渍害。同时采取补救措施,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正,泥浆重的植株要进行洗苗。 

  3.及时中耕补肥。洪涝过后,要视土壤墒情及苗情长势,结合中耕及时补施肥料,防止土壤板结和缺肥导致滞长。对于长势较旺的玉米、大豆和棉花田块要注意做好化学调控,防止水发旺长。

  4.加强病虫害防控。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玉米田块要重点预防玉米螟、纹枯病、茎腐病、草地贪夜蛾、斑病等,大豆田块要重点预防灰飞虱、红蜘蛛、蚜虫、点蜂缘蝽、豆荚螟等,棉花田块要重点预防盲蝽蟓、红蜘蛛、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

  5.做好改种补种。对于受淹死苗或缺苗严重的田块,因苗制宜算好时间和收益账,及时做好改种补种工作,以秋补夏,最大程度弥补灾害损失。旱地可改种秋玉米、早熟绿豆、秋大豆等杂粮或短季蔬菜。有水源的地方可以改种晚稻。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ywtz/snyjstgzz_9001/202206/t20220617_41814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