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掘中保护 在利用中传承
时间:2022-07-29 20:21:25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明历史传承的精华,“活态”记录人类农业文明发展历程,泽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启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切实引领下,我国坚持在发掘中探寻古老智慧,在利用中活化农耕文明,正确处理了发掘与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关系,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农业文化遗产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系统性保存着重要农业生物、技术和文化多样性基因库。它囊括独特自然景观以及多样性生物景观、农业生产景观、聚居群落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等,绘制出生态、生产、生活统一和谐的美丽画卷;它延续着多样性农业物种,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维系着遗产地居民的生计安全和生活质量;它传承着精耕细作与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系,以及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等传统农业生产技艺,是农业生产智慧的高度凝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它生动阐释了生态与文明的协调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延续发展传统文化的鲜活教材;它也是不同文明交流的共同语言,生动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让古老农耕智慧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坚持在挖掘中保护。一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种质资源,加快遗产地优质传统品种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抢救濒危传统品种,构建传统农业“种子身份证”,加快优异种质基因的精准鉴定,开展遗产地优良品种地理标志认证,为现代种质创制提供优质资源。二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科技。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农民、牧民、林农和渔民以多样化的物种及其相互作用为基础,利用适用于当地条件的独特管理实践和技术,创造、发展并保持着农、林、牧、渔共生复合系统的有机系统构成。我们要探索其有效连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生计维系的独特机制,深挖“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记录并科学分析传统农耕的丰富科技内涵,探索相互依存的一般规律。同时,探索农业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路径与方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供给传统智慧。三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提炼、彰显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的“天人合一”“节用物力”“应时取宜”等理念,探索文化与具体农业生产实践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联谱系,让农耕文明绵延演进,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智慧和滋养。
坚持在利用中传承。一是创新农遗农技,古法新用,以巧用自然伟力、依托本土资源的生产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发展化学化、物种单一化等问题,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带来的生态风险,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二是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传统品种以及产品品牌、地域品牌叠加优势,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趋势,加强生态农产品认证与推广,丰富农业产品内容与包装形态,推行遗产地共生农产品组合式消费,塑造遗产地农产品品牌,讲述农产品的文化故事、文化意蕴,开发农业文创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文化附加值,将特色农产品卖出去,把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引进来。三是推进数字技术助力遗产地发展,建立遗产数字化场景,推动云农场、实景直播、网红田园等的打造,构建文化遗产的网络空间,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遗产场景式消费,推进遗产景观利用,开发乡土文化旅游产品,以沉浸式方式、系统性内容为载体,发展农事体验、乡村研学、实景演艺等业态。发掘农业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劳动技艺,广泛建设开发遗产地农业美育、劳动教育课堂。
(作者: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魏鹏)
责任编辑:武聪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2/07-29/25506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暑期游“私家团”受消费者追捧
下一篇:炫彩夜游点亮夏日生活
相关文章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顺利通过县级验收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矢量数据技术应用交流活动
- 省畜牧总站举办新增畜牧生产监测县业务培训班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骆马湖渔管办三大队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
- 迎春“亮剑”!骆马湖渔政开展春节及禁渔期系列专项行动
- 洪泽湖渔管办开展挂钩社区慰问活动
- 太湖渔管办党委召开1月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 全省官方兽医“亮身份、提技能、强作风”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
- 2025年第2批兽药生产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 江苏渔港监督局组织开展“迎新春”系列活动
热点关注
- 桑蚕小镇 有艾之乡——柳沟镇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节和金砖国家文化节在线举办
-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做好下半篇文章,调研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
- 韩正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
- 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关于依法妥善处理 涉疫情旅游合同纠纷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 韩正出席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到江安县调研鳗鱼产业发展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雨润2万头种猪繁育暨5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开工仪式
- 省安委会第三巡查组进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巡查
- 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视频会议召开 肖捷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