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特色

郑州:让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之窗

时间:2024-01-19 02:36:2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博物馆,演绎着时间的更迭,记录着文明的蜕变。近期两条有关博物馆的新闻,让不少郑州市民眼前一亮:2023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中,郑州博物馆榜上有名;博物馆数量达112家,郑州已晋升为“百馆之城”……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博物馆是营造和增强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博物馆,是人们品读城市历史记忆的百科全书。如今的郑州,“逛博物馆”已成为新时尚。从前,很多人因为一座博物馆,惊鸿一瞥,了解这座城;现在,更多的人因为一座博物馆,流连忘返,爱上这座城。

  郑州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主要实证地之一,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展现着春秋时期的时代精神特征、郑州博物馆的兽面乳钉纹方鼎反映着商代早期的青铜铸造水平、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商城牛肋骨刻辞佐证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即为商汤之“亳”都……如果说热门博物馆展示的是“质”的综合实力,“百馆之城”则是以博物馆“数”的大幅提升,生动展示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

  当下的郑州,文化事业愈加繁荣,文化发展持续向好。提升博物馆质量、精化细化管理、创新展览方式,让市民深度参与文化生活,让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郑州市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正呈现出卓越的文化创造力,凝聚着统一的文化共识,更展示着郑州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打造省会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决心。

  文化事业的蓬勃生长,非一朝一夕之效,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如何让博物馆“兴文化”“聚人气”、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价值,如何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做好原创展览,如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水平,如何让“互联网”与“博物馆”深度对话,将“数字化”融入信息收集、档案整理、文物展示、互动参与的细节中去,如何利用传播矩阵进行宣传展示、创立具有知名度的博物馆品牌……如此这般,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博物馆要主动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县(市)必须拥有1家综合性博物馆,2家专题(特色)博物馆,N家非国有博物馆;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郑州市正朝着“1+2+N”的建设目标,努力构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馆体系。随着《郑州市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的印发,我们相信,在博物馆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郑州市必能用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持续打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支撑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郑州日报评论员 郑实)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14/28853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