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舆情网! 登录  | 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小镇特色

“闲”不住的田铺大塆

时间:2024-01-19 01:25:08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小寒胜大寒,天寒人不寒。

  小寒过后,大别山中迎来冬季最寒冷的时节。1月8日,记者走进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却全然不见往日山中“冬闲”的景象。

  刚进村口,就遇上“壹玖捌贰”杂货店老板娘林成秀,接连端出三板热气腾腾的豆腐,整齐摊晾在晒场的竹篱笆上。

  太阳爬上了东山梁,村口20多米长的晒场上,不一会儿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豆腐块。

  “晒好豆腐干,是腌制豆腐乳的关键。”林成秀说,冬季天寒无蝇虫,村里家家户户都趁着天气晴好晒豆腐干。

  走过打谷场,穿过风雨回廊,清水盈盈的半月塘边,“品”字形分布着韩光莹三兄弟的“近水楼台”“老家寒舍”民宿和“英子饭店”。

  “老家寒舍”小院东边的半间老屋,如今改造成了“老家旺铺”。女主人袁业叶转让了县城的超市,回村和丈夫韩光莹一起全力经营民宿。

  “我这两三平方米的小铺,既是服务台,也是特产店。”袁业叶一边乐呵呵地和我们聊着,一边把包括野菊花、葛根粉、豆腐乳在内的“田铺三宝”,还有当地出产的信阳毛尖、麻糖、蜂巢蜜等货品往柜子里摆。

  趁着旅游淡季,夫妻俩又把村后靠山的老柴房改造出来。韩光莹以山命名,称其为“青龙岭下”。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来到田铺大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我们不断在保护良好生态、改造传统村落、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启俊自豪地说。

  如今,村民家的老屋,都交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改造、统一承租,统一设计实施了亮化工程。村口广场铺上了青石板,村前村后新建了4座星级公厕,村中道路全都变成了青石小径,加上了青砖围栏。就连村后的胡湾、响塘等村民组,也进行了整体改造和提升,“组组通”道路一直修到半山腰的韩家寨战斗遗址广场,方便游客登高览胜,缅怀先烈。能容纳500台车辆的停车场已建成启用,游客集散中心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加紧内外部装修……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村里的民宿、餐馆、个性小店越开越多。田铺大塆“创客小镇”名气越来越大,来此开办创客小店的山外人也多了起来,年近七旬的吴成荣就是其中之一。

  退休后的吴成荣随儿子在郑州居住多年,看到田铺大塆旅游日益火爆,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她,下定决心回到农村,在田铺大塆开起了大别山刺绣馆。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店内墙上一行红色大字,彰显着她的开店初衷。“我不仅要把刺绣这门技艺传下去,还要带动更多的山里留守妇女靠着这门手艺增收致富。”吴成荣说。

  漫步田铺大塆,刺绣馆、非遗工坊、红布鞋展览馆、“不秋草”竹编工艺……虽值旅游淡季,可田铺大塆景区管委会主任吴世忠却丝毫不愁。

  “去年景区游客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60万元。”吴世忠说,“冬闲”人不闲,“闲”不住的田铺大塆,都在为迎接年后的游客高峰做准备呢。(记者:胡巨成 刘宏冰)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14/28853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舆情网 yq.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